橡膠是一種粘彈性物質,當它受到外力作用時發生變形,當外力除去后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原來的形狀。外力除去后恢復原狀的能力稱為彈性,保持形變的能力稱為塑性。橡膠受力作用后兼有塑性和彈性的形變。
塑煉膠和混煉膠的塑性是一項重要技術指標,其大小反映了橡膠分子量的大小,流動性大小,不但決定著膠料的工藝性能,而且對制品的物理機械性能也有較大的影響。如塑性過大,則分子量較低不易混煉,壓延時粘輥,成品的物理機械性能低。反之如塑性過小,則分子量較高,混煉不均、收縮力大,壓延時容易掉皮并影響硫化初期膠料的流動性,易引起模壓花紋棱角不明等質量問題。因此,測定塑、混煉膠的塑性成為工廠快速檢查塑煉、混煉膠質量的一個試驗項目。
測定門尼粘度計的儀器較多大致可分為1)
壓縮型可塑度計(威廉氏塑性計);擠出型可塑度計(高化式流動儀、壓出細管型加工儀、孟山都加工儀);旋轉型可塑度計(門尼粘度計)。
壓縮型可塑度計是在平板間將橡膠試樣施加一定的負荷壓縮,從試樣的變形(高度變化)計算可塑度。擠出型可塑度即在一定溫度的試樣室中裝入試樣進行擠壓,從擠出速度中求其可塑度,旋轉型可塑度計則是將轉子在試樣內旋轉,根據橡膠試樣的粘性抵抗,測定其粘度值。門尼粘度試驗
粘度是反映分子間摩擦力大小,
即分子間作用力大小的參數。因而粘度是大分子本身特性因素即分子量的大小的反映。在橡膠工業生產中,普遍采用年美國人門尼(mooney)發明門尼粘度計測定粘度,來表示橡膠塑性大小,這個粘度稱為門尼粘度。
從橡膠門尼粘度計的大小,我們可以予知橡膠塑性大小、加工性能和物理機械性能的好壞,如門尼粘度越高,分子量較高,塑性越低。反之則分子量越低,塑性越大。
試驗原理
在特定的條件下(溫度、時間、壓力、旋轉速度)
,使充滿膠料模腔中的轉子轉動,測定經一定時間其所需的轉動力距(即膠料對轉動的轉子所產生的剪切阻力矩,并將此力矩定義為門尼粘度)。